摘要
为了为饲用油菜的牧草化利用提供数据参考,本研究分析了蕾苔期、结夹初期和结夹末期饲用油菜(Brassica napus)植株的营养价值及青贮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随着生长期变化,饲用油菜的总能、粗脂肪、粗蛋白质、硫甙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规律;蕾苔期油菜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显著高于结荚初期和结荚末期(P <0.05),而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极显著低于结荚初期和结荚末期(P <0.01);结夹末期植株中粗脂肪含量达到16.02%,极显著高于蕾苔期和结荚初期(P <0.01)。2)不同生长期油菜青贮后pH、乙酸含量、丁酸含量、氨态氮/总氮以及V-Score评分差异显著(P <0.05)。同一生长期油菜不同青贮时间点的pH、乳酸含量、丁酸含量、V-Score评分差异显著(P <0.05)。蕾苔期、结荚初期油菜青贮过程中乳酸、乙酸含量迅速升高,到60 d时达到最高,各处理组内含量差异显著(P <0.05)。结荚期末油菜青贮后感官品质、V-Score评价级别都比较低。综上所述,蕾苔期和结荚初期饲用油菜营养价值较高且适宜青贮,单一原料油菜青贮30~45 d青贮品质最好。
-
单位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华中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