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无创通气模式对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低氧血症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82例行无创通气治疗的心源性肺水肿患者,根据无创通气模式分为比例辅助通气(PAV)组43例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组39例。无创通气24 h后评价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呼吸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相比,PAV组与BiPAP组治疗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降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均升高(P <0.05);但两组治疗后PaO2、PaCO2、Sa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PAV组的每分钟通气量、潮气量大于BiPAP组,气道峰压、呼吸频率、呼吸功小于BiPAP组(均P <0.05)。PAV组总不良反应率低于BiPAP组(P <0.05)。结论 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采用无创通气PAV模式与BiPAP模式均能有效改善呼吸困难、纠正低氧血症,疗效相当;不过与BiPAP模式相比,PAV模式气道峰压低,减小了呼吸功,患者呼吸更加舒适,耐受性更好。
-
单位丽水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