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考察揭阳闽语口语里虚词“所”的分布,并结合新报道的语料与其他相关事实,探讨虚词“所”的语法功能演变。揭阳闽语口语里的虚词“所”有两大类分布:一是前附于动词,与动词构成一个结构体。该结构体可单独充当判断句主语,也可与名词化标记“个”组合后充当判断句或非判断句主语以及定语。在上述每种用法下,该结构体都带有全称量化义。另一类分布是前加于“次/回”义的动量词“[le?33]”,与该动量词组合后一起修饰谓语核心,对谓语动词所指称的事件进行全称量化。本文认为,包括揭阳闽语口语在内的后世各汉语系统中的不同虚词“所”,都与上古汉语的结构助词“所”存在渊源。为建立这些汉语系统中不同虚词“所”之间的关联,我们基于“所”的分布,利用生成语法的语类特征表示法,给出了相关汉语系统中作为不同虚词的“所”的语类特征表达式。借助这些表达式,我们展示了上古汉语的结构助词“所”在后世语法功能演变的具体表现:体词性降低、谓词性提升、论旨角色类型减少、虚化程度变高,即由名域虚词向动域虚词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