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型石油炼化企业工人职业紧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作者:柳善河; 唐荟瑜; 韩金珂; 李彦芳; 聂滢潭; 李宾; 赵婵娟; 燕贞*
来源: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23, 49(04): 294-315.
DOI:10.13692/j.cnki.gywsyzyb.2023.04.002

摘要

目的 了解石油炼化(以下简称石化)企业工人的职业紧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海南省某大型石化企业1 037名工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付出-回报失衡(Effort-reword Imbalance,ERI)问卷和工作内容问卷(Job Comtent Questionmaire,JCQ)评估工人职业紧张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结果 工人付出-回报失衡(ERI)模式高职业紧张和工作需求-自主(Job Demand-Control,JDC)模式高职业紧张检出率分别为43.7%(453/1 037)、51.7%(536/1 037),JDC模式高职业紧张检出率高于ERI模式(χ2=16.760,P<0.01)。年龄为40~50岁(OR=2.541,95%CI:1.020~6.325,P=0.045)、加班(OR=3.991,95%CI:2.848~5.593,P<0.01)、工作强度重/极重(OR=1.858,95%CI:1.234~2.798,P<0.01)、苯接触史(OR=1.378,95%CI:1.045~1.818,P=0.023)是ERI模式高职业紧张的危险因素,常白班(OR=0.658,95%CI:0.495~0.874,P<0.01)是ERI模式高职业紧张的保护因素。加班(OR=1.362,95%CI:1.033~1.795,P=0.031)、工作强度重/极重(OR=1.625,95%CI:1.140~2.212,P=0.012)是JDC模式高职业紧张的危险因素。结论 该大型石化企业工人职业紧张水平较高,建议企业适度减轻工人工作负担,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以降低石化工人职业紧张感,保护石化工人的身心健康。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