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西藏北姆朗矿区斑岩体具备斑岩型铜矿成矿有利地质条件,结合作者主持本地区野外矿产勘查工作的新认识和新发现,展开该地区成岩成矿地质背景及成因等问题研究。本文对北姆朗矿区内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斑岩体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矿区斑岩体主要由中新世形成的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斑岩组成。地球化学组成上,这套岩石具高硅(均值依次为68.60%→66.62%→70.30%)、高钾(均值依次为4.08%→3.83%→4.22%)、富碱(均值依次为8.16%→7.73%→8.32%)、贫MgO(均值依次为1.00%→1.62%→0.82%)、准铝质—过铝质,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I型花岗岩地化特征;δEu缺乏显著负异常(均值依次为0.85→0.80→0.80);微量元素表现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Sr、Hf)和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的特征,仅二长花岗斑岩相对亏损Sr;同时,具有高Sr、低Yb、低Y、高Sr/Y比,具有典型埃达克岩的特征。综合分析表明,岩石形成于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后的伸展构造背景,岩浆源区可能为镁铁质的新生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岩浆与深俯冲而进入拉萨地块之下的印度古老地壳组分经混合作用的产物。同时,北姆朗矿区找矿勘查的重要目标地质体是二长花岗斑岩和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这一认识对北姆朗矿区及外围找矿提供了重要勘查启示。
-
单位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