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下颌运动轨迹与虚拟(牙合)架运动参数对下颌后牙单冠和三单位桥修复体的虚拟调(牙合)效果。方法选择22名受试者,获取其口腔扫描及下颌运动数据。在牙科设计软件中分别设计具有0.3 mm咬合高点与(牙合)干扰的4种修复体解剖蜡型:44、46牙单冠和44-46、45-47牙三单位桥,虚拟拔除对应牙位上的天然牙。分别使用下颌运动轨迹(下颌运动轨迹组)与虚拟(牙合)架运动参数(虚拟(牙合)架组)对修复体进行虚拟调(牙合)。测量天然牙与调(牙合)后修复体(牙合)面间的三维偏差均方根,比较2组虚拟调(牙合)方法的差异。结果 在相同修复体下,下颌运动轨迹组的三维偏差均小于虚拟(牙合)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虚拟调(牙合)方法下,44牙单冠的三维偏差最小,46牙单冠的三维偏差最大,且只有44牙单冠与其他修复体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后牙单冠和三单位桥咬合设计时,使用下颌运动轨迹调(牙合)较基于虚拟(牙合)架运动参数的虚拟调(牙合)能更有效地去除修复体的咬合干扰。
-
单位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