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参数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患者进行分析,将其作为实验组,对其治疗前后血小板四项参数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同期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其血小板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前血小板四项参数与对照组血小板四项参数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四项参数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程度的ITP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两两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40例ITP患者中,其中PLT与MPV呈现负相关性关系,r=0.379,P<0.05。MPV与PDW;MPV与P-LCR;P-LCR与PDW呈现正相关性关系,r分别为0.672、0.517、0.502,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的动态观察,可以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鉴别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并可以为病情评估与疗效观察提供辅助指标,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