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子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作者:曾方兴; 韦宇; 于同月; 郑仲华*
来源: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 38(03): 261-264.
DOI:10.13463/j.cnki.cczyy.2022.03.007

摘要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紫苏子具有以下特点:临床汤剂用量范围为1.6~200 g,常用量为9~20 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及配伍,如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治疗肺系疾病、慢性胃炎、慢性咽炎等,为1.6~20 g;行气化痰治疗妇科肿瘤、高脂血症、糖尿病胃轻瘫等,为10~30 g;降气通便治疗功能性便秘,浅表性胃炎等,为9~50 g;润肠通便治疗蛔虫病,为40~200 g(空腹生食,分2~3次服用,未见毒副作用)。为发挥其最佳功效,常根据病种、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降气化痰、止咳平喘,常配伍浙贝母、葶苈子等;行气化痰,常配伍王不留行、莱菔子等;降气通便,常配伍枇杷叶、半夏等;润肠通便常单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