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产生了一批北京官话口语教科书,这些教科书取材多样,为研究早期北京官话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编撰者以口语实用为主旨,使得不同来源的语料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达到相对的统一。其编撰过程中对材料的取舍,多语种的呈现,不仅透露出教科书作为工具书的教化导向,也显示了北京官话在词汇和句式语法上的特点。文献间的互动与关联,是研究早期北京官话很重要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