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以下简称《学报》)2016—2020年的载文特征及被引情况。方法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数据统计源,运用文献计量学对《学报》近5年的载文量、校内外论文比和校外论文地域分布、理论研究及实验研究各学科类型分布、临床各科分布与研究类型、各级基金支撑论文刊载情况、核心总被引频次、核心影响因子变化以及引文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近5年来,刊登的研究论文以临床研究为多,占比56.53%(2147/3798)。校内作者论文占比不足30%。所刊发的论文,除了辽宁外,其他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北京、广东和山东。在实验类论文中,药理研究占比达50.54%(424/839);在临床类论文中,随机对照实验占比54.49%(1170/2147)。在基金支持论文方面,从2016—2020年,基金论文比逐渐提升,达到近91%,其中国家级基金支撑论文比由2016年的19.91%上升到2020年的43.83%。再者,《学报》的核心总被引频次逐年上升,至2020年达4497次,是2016年的1.43倍,且核心影响因子也由0.478(2016年)上升至0.977(2020年)。普赖斯指数处在50%左右,与各学科总平均值一致。结论 近5年《学报》刊登的文章质量有了明显提升,表现为随机对照实验和药理研究类论文占比均过半,同时国家级基金支撑的论文比也逐年上升。由此,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尤其是在中医界得以显著提升。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