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8年7月22日三都县城出现局地短时大风,利用实况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及FNL再分析资料对此次过程的气象要素变化、环境场、雷达、地形影响进行分析,发现:此次过程大形势不具备形成大风的条件,是午后热对流形成的雷暴大风;在大风发生前5 d三都县城气温维持35℃以上的高温天气,气压呈现降低的趋势,大风发生前1 d三都与周围站点气压差开始增加;此次大风雷达回波生成于较高层次,在大风发生前出现了明显的反射率因子核心降低和中层径向辐合,有利于地面大风的出现,同时地形"狭管效应"与下垫面的影响使得河面上风力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