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华人小说家聂华苓与美国诗人保罗·安格尔(Paul Engle)于1967年创办了“国际写作计划”,该计划是一个以翻译活动为基石的文学共同体。在主持该项目期间,聂华苓主持编纂、亲自翻译了多部作品,并提出“合译”模式与“和译”思维,以化解不同成员间由于不同背景和语言差异所产生的文化碰撞。基于该翻译思维,聂华苓在翻译汉诗时保留原诗意象,并借用语法功能强化意象的感知方式,实现了创造性翻译,构建了译者、合译者、作者和读者之间超越单一文本的立体平台。在这个文学共同体之下,聂华苓以生命经验的共性为依托,将翻译作为她思考人类共同命运的重要面向。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