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国时期,东南地区不少乡村民众开始根据市场行情安排自家的生产,收入似乎较以往有所增加,生活应该普遍比较殷实。然而,1934年东南大旱灾来临之际,大部分被灾乡民却难以单靠自身力量抵御灾荒。人力戽水等救灾方式之简陋,祈雨求神等禳灾思想之落伍阻碍了乡民的自救效能。乡村社会风气的保守,乡村事业建设的失当,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祸及使乡民很难积累和运用足够的自救资源。种种原因累加,造成了近代东南地区乡村民众自救能力不增反减,日趋单薄的困境。
-
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