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生于清代的蒲松龄,因受清初顾炎武等人的“实学思想”的影响,基于儒家的社会担当,还有其本人科举屡战屡败之因,故在《聊斋志异》中对昏庸无能的统治者、科举考试中玩弄权势的官僚及为难考生的试官进行彻底揭露,反映科场黑暗、公道不彰。同时,对清王朝强权高压的新政与民不聊生的制度进行深刻批判,映射政治腐败、官吏如狼。其经世致用、实学实用的实学思想在《聊斋志异》中得以彰显,通过《聊斋志异》中对文士治生生态中的群体影像、“才命两相妨”惩恶扬善的道德宗旨、“疾病叙事”的隐喻与“科幻意识”的表征进行凸显,给予世人以启迪。从中可以看出蒲松龄所具有崇实、除弊、开放的实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