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不同阶段华法林剂量调整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7年在中国成人心脏外科数据库内行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的30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6例、女226例,平均年龄(50.1±10.1)岁。根据服用华法林的剂量调整策略,将患者分为D组(以天为单位调整华法林剂量)和W组(以周为单位调整华法林剂量),评价华法林抗凝效果。结果总随访时间为423 277 d(1 159.7年)。在抗凝强度效果方面,总体上无差异,术后早期(术后≤6个月)以天为单位调整华法林剂量更好(P<0.05),年龄>60岁的患者尤为明显;术后中期(术后6~24个月)、术后长期(术后≥24个月)以周为单位调整华法林剂量更好(P<0.05),长期以年龄≤40岁的患者尤为明显。在抗凝效果稳定性方面,总体上短期内以周为单位调整华法林剂量更好(P<0.05);术后早、中、长期抗凝治疗的短期内以周为单位调整华法林剂量更好(P<0.05),以女性、年龄>40且≤50岁患者尤为明显。结论在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范围(1.5~2.5)内,行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术后早期以天为单位调整华法林剂量的抗凝策略能取得更好的抗凝强度效果,而术后中、长期以周为单位调整华法林剂量的抗凝策略更好。总体上以周为单位调整华法林剂量的抗凝策略在短期内的抗凝效果相对更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