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米非司酮对子宫肌层异位内膜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探讨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确诊后的 5 0例患者 ,分成两组 ,实验组 2 5例 ,用药前行卵功、肝肾功能检查 ,结果回报正常后 ,给予口服 RU4 86 2 5 mg/ d,每日一次 ,连服 2 w。另外 2 5例为对照组。 5 0例患者均选择在月经增生期 ,月经后 3~ 7d,实验组开始服药 ,停药后立即手术 ;对照组住院后立即手术 ,手术切除子宫 ,取少许子宫异位内膜组织蜡块包埋待检。切除的子宫全部送病理。将 5 0块包埋的蜡块经处理后 ,采用原位末端酶标记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数 ,计算出凋亡指数 ,免疫组化法检测抗凋亡基因 Bcl- 2及促凋亡基因 Fas的表达水平。结果 :服米非司酮的实验组细胞凋亡指数平均为 11%± 9% ,而对照组细胞凋亡指数平均为 0± 0 .4 %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1。RU4 86可以下调 Bcl- 2基因 ,使其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肌层的内膜中表达减低 ,Fas基因表达增强。结论 :米非司酮使子宫肌层异位内膜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增加 ,Bcl- 2表达降低 ,Fas表达增强。从而证实 ,米非司酮可诱导异位内膜组织细胞凋亡 ,抑制异位细胞生长 ,控制子宫腺肌病的发展 ,为保守治疗子宫腺肌病提供一条新的可靠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