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与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效应关系研究

作者:陈军; 王万虹; 张志勇; 张荣林; 程勇; 程春齐
来源: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 9(11): 1323-1330.
DOI:10.3969/j.issn.1674-4055.2017.11.09

摘要

目的分析区域内大气细颗粒物(PM2.5,颗粒物直径≤2.5μm)浓度与暴露人群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探索PM2.5对AMI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宿迁市市区大气污染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颗粒物直径≤10μm)、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臭氧(O3)水平以及人群AMI数据,采用双向对称性病例交叉设计和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气颗粒物PM2.5水平与AMI的关系,即选取AMI发生前1周和发生后1周作为对照期,以AMI发生当天(24 h内)为病例期;采用滞后模型分别观察大气PM2.5当天(lag0)以及滞后15 d(lag1lag5)对居民发生AMI的影响。结果 1675例AMI,其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633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1042例;PM2.5影响区域人群AMI和NSTEMI发生的急性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M2.5每增加10μg/m3发生STEMI的风险增加1.09倍(OR=1.09,95%CI:1.011.14,P<0.05),这一影响存在2d的滞后期;多污染物模型分析显示PM2.5+PM10和PM2.5+SO2模型PM2.5浓度水平每升高10μg/m3发生STEMI的OR值分别为1.07(95%CI:1.011.14,P<0.05)和1.05(95%CI:1.001.11,P<0.05)。发生STEMI的风险在寒冷季节高于温暖季节(OR=1.14,95%CI:1.031.21,P<0.05),在性别、年龄、吸烟史及合并疾病中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短期PM2.5暴露增加了发生STEMI的风险,在寒冷季节效应更加显著,PM2.5对AMI的影响不容忽视。

  • 单位
    宿迁市钟吾医院; 南京鼓楼医院; 宿迁市人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