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商标是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记,它延伸出来的意义代表着商品的信誉度和荣誉度。就商标刺激下的消费行为对消费者而言是一种选择性的信任,而当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的质量与期望的或产品宣传的价值不符,或存在任何质量问题时,则会影响消费者对旗下产品的可信度,自觉的降低对同类商标产品的选择。近几年商标反向混淆的案例多有发生,对于中小型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造成一定的影响,威胁着中小型企业的经济利益。本文就从商标反向混淆的界定、侵权行为、认定因素等几个方面分析商标反向混淆救济的问题,通过实证案例分析救济路径及其完善。旨在为中小型企业保护合法的商标发展权益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