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为此类患者的治疗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7月~2022年12月,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象。患者入院后,有暴力攻击行为的纳入实验组,没有暴力攻击行为的纳入对照组,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婚姻、职业、性格、入院意愿、应激事件、入院前攻击行为史等,明确暴力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然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的精神症状评分、暴力攻击行为和生活质量评分,评估治疗依从性。正态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1)两组患者在婚姻、应激事件上无显著差异(P>0.05);在职业、性格、入院意愿、攻击行为史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是暴力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2)干预后患者PANSS阳性、阴性与精神病理学症状评分显著降低,较之干预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3)干预后患者的MOAS评分显著降低、ADL评分显著增高,较之干预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4)干预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显著高于干预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较为常见,与无职业、内向性格、非自愿入院、入院前有攻击行为有关。此类患者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精神症状、抑制暴力攻击行为,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