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石家庄市为例,通过测算建设用地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运用TOPSIS多目标逼近法、系统自然断点法和系统聚类分析,计算潜力时序配置系数分值,探索潜力时序配置方法,分析了城市建设用地潜力挖潜的时间和空间布局,并提出在现有经济、技术和规划前提下合理安排潜力挖潜的时空优先顺序.结果表明,时序配置等级确定为短期优先挖潜区、近期次先挖潜区、远期后先挖潜区和远期末先挖潜区4个级别,配置方案分为单一类型配置和综合配置两类.单一类型配置方案中,基于全面改造的短期优先挖潜区主要为可实施整体改造的城中村,近期次先挖潜区主要为适合通过整体建设的空地;基于现实条件改造的短期优先挖潜区主要为可实施整体改造的批发市场,近期次先挖潜区主要为利用效率低、应提高用地容积率的居住功能区.综合配置方案中,可通过整体改造方式挖潜的短期优先挖潜区26个,面积为776.16 hm2;土地利用效率较低、相对便于挖潜的近期次先挖潜区37个,面积为1 258.96 hm2;开发难度大、提升经济潜力较低的远期后先挖潜区119个,面积为6 132.35 hm2;改造难度大、造价高的远期末先挖潜区94个,面积为4 060.05 hm2.规模潜力和经济潜力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相似特点,总体均呈现出分布在中心城区边缘地带的特征.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