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基因突变谱及预后意义

作者:冯娟; 弓晓媛; 贾玉娇; 刘凯奇; 李艳; 董小宝; 房秋云; 汝昆; 李庆华; 王慧君; 赵邢力; 贾艳楠; 宋洋; 田征; 王敏; 唐克晶; 王建祥; 秘营昌*
来源: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8, 39(02): 98-104.
DOI:10.3760/cma.j.issn.0253-2727.2018.02.004

摘要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的基因突变谱, 并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13例2009年6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成人B-ALL患者DNA标本, 采用靶向特异的二代测序技术, 针对血液恶性疾病相关的112种基因进行突变分析, 通过多个数据库筛选出可能致病的基因突变, 描述其发生频谱, 并通过Kaplan-Meier、Cox回归模型分析突变基因对患者总生存(OS)和无复发生存(RFS)的影响。结果 113例患者中103例(92.0%)发生至少一种基因突变, 29例(25.6%)患者发生≥3种基因突变。所有患者中突变率较高的基因有SF1、FAT1、MPL、PTPN11、NRAS等, Ph阳性B-ALL和Ph阴性B-ALL患者中基因突变特点不尽一致。进一步分析基因突变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发现在Ph阴性B-ALL中伴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突变的患者(如JAK1、JAK2突变)较该信号通路未受影响的患者预后差(OS:P值分别为0.011和0.001;RFS:P值分别为0.014和<0.001), 而伴PTPN11突变的B-ALL患者较不伴PTPN11突变的患者有较好的OS及RFS,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Ph阳性B-ALL患者中, 表观遗传学修饰相关的信号通路异常的患者预后较差(OS:P=0.038;RFS:P=0.047)。结论基因突变在成人B-ALL中存在普遍性, 发生频谱因亚型而异, 涉及多种信号通路, JAK家族相关基因突变常提示患者预后较差, 突变基因之间的共存现象也预示着成人B-ALL患者的遗传复杂性和不稳定性。

  • 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