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地应力软弱围岩条件下隧道施工易发生掌子面失稳坍塌。依托九绵高速白马隧道,采用颗粒流数值模拟软件PFC建立三维离散地层模型,利用FLAC内置命令生成小导管和锚杆连续结构单元,构建离散-连续耦合模型,以此分析不同支护方案对掌子面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小导管超前支护后,在掌子面前方2 m内,拱顶沉降约为未支护的60%,在掌子面后方1 m内,拱顶沉降仅为未支护的40%,长短小导管对拱顶沉降的控制效果差异不大。锚杆径向支护后,位移量随着与隧道距离的增大基本呈线性递减规律,相对于4 m短锚杆,8 m长锚杆作用下围岩位移递减更快,掌子面上方围岩的松动高度更小,更能有效地降低掌子面上方围岩坍塌的风险。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单位土木工程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