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查明同仁地区地下热水的形成机理及演化规律,本文在同仁地区采集81 组天然温泉地热流体样品,进行水化学组分分析、同位素测年及水- 岩平衡研究,以Na - K - Mg 三角图法、多矿物平衡法等方法计算分析其热储温度,并通过管道模型初步计算地下热水循环深度。结果表明:同仁地区地下热水水化学类型以SO4- Na 型为主;该区地下热水未达到水岩平衡状态,地热流体处于不断地补给—径流—排泄过程中。 在浅部循环冷水向深部循环热水的演变过程中,主要发生离子交换作用,引起Na+含量增加,Ca2 + 、HCO3-含量降低;深层地下热水补给区绝对海拔为 2 420 ~ 3 510 m,年龄为11 770 ~ 20 280 a。
-
单位青海省地质调查局; 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