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糯特种稻紫两优737重要农艺性状遗传分析

作者:陈春霞; 游晴如; 王洪飞; 郑建华; 房贤涛; 董瑞霞; 陈双龙; 廖发炼; 董练飞; 黄庭旭*
来源:福建农业学报, 2023, 38(07): 783-791.
DOI:10.19303/j.issn.1008-0384.2023.07.003

摘要

【目的】解析紫糯特种稻紫两优737及其亲本的产量、品质相关性状的基因型构成,为该品种及其双亲在育种和生产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分子依据。【方法】应用10个重要基因的13个分子标记,分析紫两优737及其亲本紫392S、福恢737在产量、品质等相关基因座位上的等位基因变化。【结果】在7个基因座位上,紫两优737及其亲本均携带相同等位基因型。在穗实粒数主效基因Gn1a座位上均携带高产等位基因Ha-Gn1a;在粒重和粒长主效基因GS3座位上均携带长粒型等位基因MH-GS3;在种皮基因Pb座位上均携带紫色果皮等位基因型;在糯稻蜡质基因wx座位上均携带低直链淀粉含量等位基因型;此外在淀粉分支酶基因SBE1和SBE3以及极限糊精酶基因PUL基因座位上亦均携带相同等位基因型。在3个基因座位上,双亲携带不同等位基因型。在Hd3a座位上,紫392S、福恢737和紫两优737分别携带Hd3aNip、hd3aKasa和Hd3aNip/hd3aKasa;在Hd1座位上,分别携带Hd1jap、Hd1ind和Hd1jap/Hd1ind;在焦磷酸化酶大亚基基因AGPlar座位上,分别为Ⅰ型,Ⅱ型及Ⅰ/Ⅱ杂合型。【结论】紫两优737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解析为其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好及种皮颜色等特点提供了分子证据,并为相关有利等位基因的进一步利用提供参考。

  • 单位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