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表明,当前部分大学生在友善观认知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在践行上也存在不友善行为,究其原因,学校教育缺位是其中之一。对此,本文认为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从教学内容、教师言行、实践活动和舆论环境等方面入手,多渠道、多角度地开展渗透教育,使得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友善观教育,将善念植于心中,促使其健康成才,为开启职业人生做好准备,进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传承及和谐友善社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