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威利斯的新著《在中国寻觅现代性踪迹:以西方之眼看今日中国之现代性、传统与教育》中以城市作为观察点呈现了中国文化现代性中以城市崇拜、消费主义与互联网迷恋为主要特征的符号秩序。他曾到访的边境村寨作为书中隐而未写的“另一面”,具有比城市更复杂的现代化情境,体现为现代化、全球化与网络化三线进程的剧烈变化与复杂交织,在“传统—现代”“在地—流动”“群体—个体”等张力中难以定位。以威利斯对中国现代性的“三支箭矢”作为框架的对话发现,边境儿童的城市向往更体现“中心—边缘”而非城乡二元的话语结构,城市作为符号被儿童建构为一个与本土同构的远方,为儿童提供了超越庸常生活的想象;消费同样具有类似社会关系的属性,联结了儿童与城市、亲人及商品上附着的意义世界,在相对封闭的村寨内提供了流动性的文化体验;被比喻为“现代性之神”的互联网在边境村寨被儿童建构为替代传统语境的超自然力。边境儿童的现代性体验及其文化生产具有独特性,是中国文化现代性中不可忽视的创造性,蕴含着中国文化现代性的多元选择与底层力量。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