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室功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作者:周婷婷; 李辉*; 姜亚军; 陈兆耀; 王雨轩
来源: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9, 32(09): 954-957.
DOI:10.16571/j.cnki.1008-8199.2019.09.011

摘要

目的目前国内外对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左心室结构功能的研究鲜有报道。文中探讨左心室功能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10日至2019年1月8日江苏省中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0.2 cm),并通过超声造影(CEUS)分级确定斑块的稳定性。根据CEUS结果将患者分成斑块稳定组和不稳定组,比较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关生化指标以及左心室结构功能指标的差异,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检验左心室结构功能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峰(χ2=2.170,P=0.034)、室隔舒张末厚度(χ2=-1.972,P=0.049)、糖尿病史(χ2=10.102,P=0.001)是斑块稳定性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峰(OR=0.022,P=0.014)、糖尿病史(OR=0.185,P=0.002)是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左心室功能与斑块稳定性存在独立相关性。心室结构功能的改变可预测斑块稳定性。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