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解上海市儿童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流行特征,为儿童流感防控提供实验室依据,本研究按《全国流感监测方案》和《流行性感冒病毒及其实验技术》要求,对上海市某哨点医院2013—2015年采集的流感样患儿标本,采用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进行核酸检测。共采集咽拭子标本3 359份,检出540份流感病毒阳性,阳性率为16.08%。其中甲型H3流感病毒阳性277例,乙型流感病毒阳性158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105例。2013—2015年流感病毒检出率依次为10.02%、19.02%和20.81%。阳性率高峰出现在2013年12月—2014年2月(41.77%64.58%)、2014年7—9月(16.67%23.29%)、2015年1—3月(35.14%44.74%)、2015年7—8月(32.65%、40.23%)及2015年12月(41.49%)。1.0岁以下婴儿检出率最低,为7.67%;7.0岁以上最高,为31.83%(148/465)。监测结果显示,流感在冬春季和夏秋季均有一个流行高峰,其中乙型和甲型H1N1流行高峰为冬春季,夏秋季流行高峰主要为甲型H3。引起流感的优势病原亚型在2014年由甲型H3转变为甲型H3/乙型。结果提示,该哨点医院儿童流感的优势病原亚型自2014年开始发生明显改变,应加强对乙型流感等的监测。

  • 单位
    上海市静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