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像每个人都会留下自己人生印记一样,生态环境除其自身的演进更迭,也会留下人类行于之上的足迹。人类对自然资源、能源的使用和消耗,时刻被自然界印刻和反馈,只是人类有时并未感知、不屑理睬。2000年,当人类进入"新世纪"的时候,诺贝尔奖得主保罗·克鲁岑(Paul Krutzen)提出了一个惊人的研究判断:自18世纪晚期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加剧,人类已经成为影响自然环境演化的重要力量,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地质时代——人类世。这项研究结论随后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并被越来越多权威学者认可。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工业化的发展加剧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尤其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城市化的速度增加了10倍。人类已经意识到,自然环境并非海纳百川,自然资源也并非取之不竭,创造巨大生产力的工业化模式要考虑生态需求与生态供给的匹配。全球化生产在推动资本积累的同时,必然会将自然视为创造利润的源泉,对自然空间的过度利用也必然会造成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赤字。

  • 单位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