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陇南本土既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又是一个历史地理概念,现实所指就是当今陇南市辖区。自2007年西和县举办首届"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以来的11年间,国内对西汉水上游地区乞巧民俗文化有组织、有规模的推介、宣传,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获得了显著成绩。陇南本土以外的国内专家在西汉水流域乞巧文化研究上创获众多,尤其赵逵夫先生于此功不可没。从时间断限看,自2007年8月在西和宾馆举办了首届"中国乞巧文化论坛"以来,陇南本土以外学者对西汉水流域乞巧民俗文化的研究,经历了两三年的起步过程。大量陇南乞巧文化研究的论文出现在2010年后,研究路径呈多维放射状,并显现四个主要特点。陇南本土研究西汉水流域乞巧文化,溯源在明清方志载录,民国时更有雄厚基础。陇南本土研究西汉水流域乞巧文化的主要力量,来自西和、礼县和陇南师专,时间上从2006年起渐趋强劲。而在2015-2016年的时段里,出现了"高原现象",研究水平有了整体提升。2017年以来至今,陇南本土对西汉水流域乞巧文化研究,势头似有放缓迹象,数量与质量整体思维如以前,但同时研究的深入化情况有所加深。后续要搞好陇南本土力量研究西汉水流域乞巧民俗文化工作,应加强陇南师专与西和、礼县的联系,充分发挥校地各自具有的优势,加强研究队伍建设,发挥研究机构职能,想方设法筹措经费,增加研究投入,引导开展分学科方向的研究,动用研究力量注意分合机制建立,就会走进持续研究、推进学术发展的新境地。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