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益气健脾法在慢性胃炎中的应用及对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收治的94例慢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益气健脾法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症状评分、炎性因子水平、血清胃泌素(GAS)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大便不畅、脘腹疼痛感、反酸、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大便不畅、脘腹疼痛感、反酸、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L-8、TNF-α、白细胞介素-11(IL-1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L-8、TNF-α、IL-1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GA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GAS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认知、情绪、角色、社会、躯体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认知、情绪、角色、社会、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益气健脾法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胃功能,炎性因子水平降低,治疗安全性高。因此,益气健脾法值得广泛应用。
-
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