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时空形变,情感结构

作者:宋伟杰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9, (04): 89-107.
DOI:10.16287/j.cnki.cn11-2589/i.2019.04.004

摘要

本论文以老舍(1899—1966)的三幕戏剧《茶馆》(1957)为主要论述对象,兼及《茶馆》的一系列改编版——焦菊隐、夏淳的人艺戏剧版(1958),谢添的电影改编(1982),林兆华的先锋舞台实践(1999),易立明的极简主义试验(2010),以及何群、叶广苓、杨国强的电视连续剧版本(2010)——从而解读老舍笔下茶馆的时空形变及其喻示的情感结构的转型。通过考察对裕泰茶馆的写实主义、表现主义、极简主义,甚至煽情悲喜剧式想象,本文将茶馆诠释为物质空间与心理空间的合体,以及政治变乱下逐步扭曲、变形的时空型,并进而探究物质毁形与情感流变的交错纠结:茶馆内部实物的位置与秩序的衰变,茶馆与外部空间与时代的关联,内爆于茶馆的怀旧情绪、丧失感、自我悲悼,以及从茶馆延伸出去并外爆显影的幽暗意识与都市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