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微生物群及肠道菌群与复发性流产(RS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因稽留流产行清宫术的RSA患者63例为流产组,选取同期因早孕要求终止妊娠行人流术的患者60例为对照组,选取同期因子宫肌瘤等行盆腔内手术且术中未发现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的患者53例为正常组,比较三组的子宫内膜微生物群及肠道菌群,并分析子宫内膜微生物群及肠道菌群与RSA的相关性。结果三组的变形菌门、异常球菌-栖热菌门、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054、6.401、6.362,P<0.05);流产组和对照组的变形菌门分布均明显高于正常组(χ2值分别为4.251、7.155,P<0.05),异常球菌-栖热菌门分布均明显低于正常组(χ2值分别为4.634、5.965,P<0.05),对照组的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分布明显低于正常组(χ2=7.062,P<0.05)。三组的酵母菌、肠球菌、肠杆菌含量比较:流产组>对照组>正常组,三组的乳杆菌、双歧杆菌含量比较:正常组>对照组>流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90.726、70.943、46.683、46.298、110.843,P<0.05)。子宫内膜微生物群的变形菌门与RSA呈正相关(r=0.165,P<0.05),异常球菌-栖热菌门与RSA呈负相关(r=-0.173,P<0.05);肠道菌群的酵母菌、肠球菌、肠杆菌与RSA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720、0.660、0.605,P<0.05),乳杆菌、双歧杆菌与RSA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589、-0.770,P<0.05)。结论 RSA与子宫内膜微生物群及肠道菌群均存在相关性,可为RSA的后期治疗提供辅助参考。
-
单位湖北医药学院; 基础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