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行子宫广泛性切除术(RH)或改良子宫广泛性切除术(mRH)与筋膜外子宫切除术(SH)的Ⅱ期子宫内膜癌(EC)患者预后的差异, 并分析影响Ⅱ期E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21年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分期手术且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国际妇产科联盟2009年(FIGO 2009)分期Ⅱ期的47例E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患者的年龄为(54.4±10.7)岁, 中位随访时间为65个月(9~138个月)。根据手术范围的不同分为RH或mRH(RH/mRH)组(14例)、SH组(33例), 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的差异, 同时探究影响Ⅱ期E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1)RH/mRH组、SH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比例分别为2/14、45%(15/33), 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02±392)、(438±298)ml,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14、15%(5/33), 上述指标两组间分别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RH/mRH组与SH组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72、62个月, 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5)。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经log-rank检验显示, RH/mRH组、SH组患者的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94.3%、84.0%, 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3%、92.9%, 两组分别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01, P=0.957)。单因素分析显示, 年龄、术前血清癌抗原125(CA125)水平、病理类型、雌激素受体(ER)表达状态均显著影响Ⅱ期EC患者的5年PFS率(P均<0.05), 而手术方式(RH/mRH与SH)并不影响Ⅱ期EC患者的5年PFS率(P=0.508);多因素分析显示, 术前血清CA125水平和ER表达状态均为显著影响Ⅱ期EC患者5年PFS率的独立因素(P均<0.05)。结论与SH比较, RH或mRH并未为Ⅱ期EC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反而增加了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需要重新考虑在Ⅱ期EC患者中扩大手术范围的必要性。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