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院内及远期预后.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1至12月在阜外医院行PCI且有超声心动图LVEF资料的冠心病患者10445例.按照LVEF值,将入选患者分为LVEF≥50%组(9 896例)和LVEF<50%组(549例).比较2组患者PCI术后院内及2年临床预后,并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LVEF<50%与PCI术后不良事件的相关性.结果 (1)LVEF<50%组术后院内全因死亡[1.1%(6/549)比0.2%(17/9 896),P<0.01]、心原性死亡[1.1%(6/549)比0.1%(12/9 896),P<0.01]、支架内血栓形成[0.7% (4/549)比0.2%(18/9 896),P<0.01]、心肌梗死[2.4%(13/549)比1.2%(121/9 896),P<0.05]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形成和卒中,3.6%(20/549)比1.4%(137/9 896),P<0.01]发生率均高于LVEF≥50%组.(2)10 388例(99.5%)患者完成PCI术后2年随访.LVEF<50%组术后2年全因死亡[4.7%(26/549)比1.0%(101/9 896),P<0.01]、心原性死亡[4.0% (22/549)比0.5% (50/9 896),P<0.01]、支架内血栓形成[3.J%(17/549)比0.7%(71/9 896),P<0.01]、心肌梗死[4.2% (23/549)比1.9%(186/9 896),P<0.01]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17.9%(98/549)比11.8%(1172/9 896),P<0.01]发生率均高于LVEF≥50%组,而两组之间的靶血管重建、出血和卒中发牛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LVEF<50%是PCI术后2年全因死亡(HR=2.47,95%CI 1.49 ~ 4.08,P<0.01)、心原性死亡(HR=3.25,95%CI 1.79~ 5.90,P<0.01)、支架内血栓形成(HR=4.19,95%CI 2.39~ 7.34,P<0.01)、心肌梗死(HR=2.00,95%CI 1.26~ 3.16,P<0.01)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HR=1.40,95%CI1.13~1.74,P<0.01)的独立危险因素.(4)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之间的术后院内全因死亡、心原性死亡、支架内血栓形成、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出血、卒中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倾向性评分匹配后,LVEF<50%是PCI术后2年全因死亡(HR=3.08,95%CI1.37~ 6.89,P<0.01)、心原性死亡(HR=4.12,95%CI 1.53~ 11.07,P<0.01)和支架内血栓形成(HR=3.82,95%CI 1.27~ 11.5,P<0.05)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VEF<50%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2年全因死亡、心原性死亡及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不增加靶血管重建、出血及卒中的风险.
-
单位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