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记》与儒家乐政的学理建构

作者:付林鹏
来源: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38(02): 17-24.
DOI:10.3969/j.issn.1673-2359.2022.02.003

摘要

作为儒家乐论的集大成之作,《乐记》对西周以来的乐政理论进行了全面的学理建构。首先,《乐记》对“乐”的逻辑结构进行了拆解,将之分为“声”“音”“乐”三个部分,并分别赋予了不同的价值内涵,如“声”是个体情感的简单宣泄,“音”是省察政治得失的重要标准,“乐”不但是一种理想的道德伦理象征符号,更是一套系统而复杂的政教体系。其次,《乐记》引入了心、性、情等概念,将儒家的音乐理论纳入性情论的范畴之中,为乐政思想寻求学理依据。最后,《乐记》还重点讨论了儒家乐政的实现途径,即通过“反情和志”和“广乐成教”两种方式来感化人心,最终实现由个体之治到群体之治的政治设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