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血小板计数(PLT)的比值(RPR)与脓毒症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50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后90 d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n=89)和非死亡组(n=61),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比较RPR与其他危险因素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根据RPR最佳临界值(cut-off值=0.111)将入组患者分为低RPR组(n=67)与高RPR组(n=83),并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28 d生存率。结果 死亡组降钙素原(PCT)、RDW、RPR、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Ⅱ)、住院时间均高于非死亡组(P<0.05);死亡组白蛋白(ALB)、PLT低于非死亡组(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PR(OR=4.952,95%CI:1.802~13.609)、RDW(OR=3.636,95%CI:1.602~8.252)、APACHEⅡ评分(OR=1.722,95%CI:1.043~2.843)与ALB(OR=0.411,95%CI:0.242~0.696)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RPR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788(95%CI:0.716~0.861),约登指数最大值对应的RPR最佳截断值为0.111(敏感度为75.3%,特异度为72.1%)。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高RPR组28 d生存率低于低RPR组[Log-rank检验(χ2=34.059,P<0.05)]。结论 RPR作为一种新的炎性标志物可能有助于评估脓毒症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