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不同炉具和燃料排放PM1.0中多环芳烃的排放特征

作者:段升飞; 杨凌霄*; 李静姝; 高洪亮; 张婉; 张雄飞; 齐安安; 王鹏程; 王浥铭; 庹雄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1, 51(01): 120-127.

摘要

为研究农村地区不同燃料在不同清洁炉具中燃烧产生PM1.0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的排放因子和排放特征,利用稀释通道法采集了8种燃料在气化炉和解耦炉中燃烧产生的PM1.0样品,分析其中的PAHs含量。结果表明:16种组合条件下燃烧产生的PAHs排放因子为0.38~39.37 mg·kg-1,气化炉的排放因子均低于解耦炉。燃料在气化炉中产生PAHs的排放因子顺序为EF散煤> EF玉米秸秆> EF烟煤型煤> EF松木木块> EF柞木木块>EF 兰炭≈EF 无烟型煤> EF玉米秸秆压块。菲、荧蒽、芘是生物质燃料燃烧产生PM1.0中PAHs的主要组分,菲、荧蒽、芘、苯并(b)荧蒽是煤炭燃烧产生PM1.0中PAHs的主要组分。燃料在气化炉中燃烧产生PM1.0中PAHs的低环比例高于解耦炉,而中高环PAHs的比例则低于解耦炉。在满足居民取暖需求情况下,预估减排效果最好组合为气化炉+兰炭、无烟型煤或玉米秸秆压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