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Tipα)在胃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80例,同时选取同期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0例。胃癌患者在治疗前检查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内Tipα表达水平,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同样在治疗前检查胃组织内Tipα表达水平,比较不同组织内Tipα表达水平差异。另外对胃癌患者行1年规律随访,依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存活时间≥1年)与预后不良组(存活时间<1年),比较两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Tipα表达水平间的差异,分析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胃癌组织内Tipα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织(P均<0. 05);癌旁组织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织内Tipα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经ROC分析,Tipα表达诊断胃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 876,标准误为0. 038,P <0. 001,95%CI为0. 801~0. 905,敏感度为0. 825,特异度为0. 825,最佳截断值为0. 390。预后不良组低分化程度、TNM分期Ⅳ期、淋巴结转移、Tipα高表达患者显著多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Logistic回归性分析证实,低分化程度、TNM分期Ⅳ期、淋巴结转移、Tipα高表达为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有P <0. 05。结论胃癌患者的肿瘤标本中Tipα呈现出高表达,经ROC证实能够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同时在胃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中证实Tipα高表达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原因之一。
-
单位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