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盆腔器官脱垂风险和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应用于临床中以减少剖宫产术后POP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月在该院住院的458例剖宫产产妇,对产妇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法分析剖宫产术后POP的独立影响因素,用多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剖宫产类型对不同程度POP的影响。结果 458例剖宫产产妇中,共有59例出现术后POP,占12.88%,其中337例为择期剖宫产手术,有25例发生术后POP,其中轻度POP19例,重度POP6例,121例为试产后剖宫产,有34例出现术后POP,轻度POP 23例,重度POP 11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剖宫产术后POP的发生与产妇年龄、体质指数(BMI)、学历、职业、慢性便秘、剖宫产类型、妊娠次数、胎儿体质量及是否进行盆底肌锻炼明显相关(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法显示,剖宫产类型、职业、盆底肌锻炼、慢性便秘、妊娠次数及胎儿体质量等,是剖宫产术后发生POP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试产后剖宫产术后发生POP的风险是择期剖宫产的4.877倍(OR=4.877,95%CI=2.763~8.611),进一步分析发现,与择期剖宫产相比,试产后剖宫产发生轻度POP风险为4.341倍(OR=4.341,95%CI=2.261~8.336),发生重度POP的风险为6.575倍(OR=6.575,95%CI=2.364~18.282)。结论妊娠次数、妊娠期间是否进行盆底肌锻炼、胎儿体质量、职业及慢性便秘是剖宫产术后POP的独立影响因素,试产后剖宫产发生术后POP的风险比择期剖宫产更大,且严重程度更高。临床上应针对有此类危险因素的剖宫产产妇提供术后恢复方案,以减少剖宫产术后POP的发生。

  • 单位
    湖州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