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探讨合并卵圆孔未闭(PFO)的隐源性脑卒中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认识及早期影像诊断能力.回顾性分析于我院就诊合并PFO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隐源性卒中(CS)组和非CS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结果表明,共收集37例由经胸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cTTE)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两项检查确诊的PFO和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TOAST分型,不明原因脑梗死(23例,62.2%)为CS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13例,35.1%)和心源性脑梗死(1例,2.7%)为非CS组.CS组患者脑动脉狭窄例数和血同型半胱氨酸(HYC)浓度分别为0例和14.26±8.53 mmol/L,显著低于非CS组(13例,24.39±14.82 mmol/L,P<0.05);反常性栓塞风险量表(RoPE)评分为6.65±1.58分,显著高于非CS组(5.50±1.69分),P<0.05;CS组患者PFO直径、中和大PFO总比例(2.73±1.62 mm,56.5%)明显高于非CS组(1.41±0.87 mm,14.3%),P<0.05;MRI单发梗死灶发生部位依次为皮层下、皮层-皮层下、脑干或小脑(8,1,2例)多于非CS组(4,1,0例),P=1.000;多血管区多发梗死灶比例(43.5%)明显高于非CS组(0.0%),P均<0.05.伴有PFO的隐源性脑卒中患者具有较高的RoPE评分,较大直径的PFO,影像学表现为多血管区多发梗死灶特点,但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仍需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433位的E突变为A后对于其结构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为进一步研究PFO-CS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 单位
    邢台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