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快速推进,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应用对劳动力市场将产生较大冲击。鉴于此,本文研究了产业智能化对我国劳动报酬份额的影响。首先,本文构建了基于生产任务的人工智能创新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产业智能化通过产业内效应和产业关联效应对劳动报酬份额的影响,并进一步利用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WIOD)实证检验了产业智能化对劳动报酬份额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替代效应和后向关联效应降低了劳动报酬份额,新工作创造效应、资本积累效应、生产率效应和前向关联效应提高了劳动报酬份额。而且,产业智能化对劳动报酬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时间和行业异质性。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有关部门应密切关注产业智能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就业扩张型的人工智能创新;建设更加开放、统一的国内市场,以促进人工智能在产业间和地区间的融合;加大技能培训投入,以促进技能劳动间的转岗就业。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