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得病之后,求医问药是常识,明代以墓志铭为主的传记资料中却出现了大量关于老年人生病后拒绝医药的记载。关于老年人却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类:一些老年人秉持着死生有命的命定观,认为医药无法与天意抗衡;还有一些人则认为医不治老,医药在延长寿命上是无用的;同时明代医者龙蛇混杂、医术良莠不齐以及庸医杀人的案例,也让老年人对医药充满着不信任。墓志铭中对老年人却药的记载连篇累牍,实质是在传达这些老年人达观的死生态度,一些老人的确对死亡泰然处之,有些也可能是出于后人以及传记作者的刻意塑造,而这则是由老年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殊性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