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在汲取和分析"词本位""字本位"汉语理论的合理部分及其不足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华语文本体特点和语言实际生活,从语言音频系统和文字形符系统梳理文、字与词的关系,认为"文"是最初的图形表意独体符号,"字"是由文孳乳派生出来的形意结合符号,音节与声调结合的表意单位就是"词",即音义结合体,书写的文字符号与语音结合也就构成"字词"。这样的字词不但能够独立超越语音而示意,还有记录语音的功能。汉以前的语文是以单音节字词为基本单位的,汉以后多音节复字词语逐步增加。现代语文系统中多音节词语数量占了多数,成为精确表达复杂思想的基本单位,因而"字"与"词"(词语)共同成为中华语文表意的基本单位,构成了以文字为主导的中华语文特有的字/词并重的格局。基本的常用汉字非常稳定,有很强的组字构词能力,掌握具有字根意义的基本常用单字词,有利于精炼简洁表达,运用多音节复字词语有利于细致准确表达,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正是中华现代语文的独特魅力之所在。所以,我们主张"字词本位语文教学观",通过实践证明,在中华现代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取法乎"字词本位"理念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单位
    武昌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