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贞元会盟”是南诏归附唐朝系列政治活动中的关键环节,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进程在西南地区的具体实践。与歃血为盟的传统盟誓不同,“贞元会盟”采取“以山川为盟”的形式,分别在点苍山和西洱河进行盟誓,两场盟誓各有其仪式目的和功能:前者采取国家祭祀的形式,建立起南诏与唐朝国家神明之间的关系,将南诏王接纳为国家神明的信众;后者采取地方祭祀的形式,建立起唐朝与南诏地方神明之间的关系,使南诏地方神明得到唐朝的认可。南诏臣属于唐朝的政治地位决定了结盟双方非对等性的特点,该盟誓的实质是通过接纳和认可的双向过程缔结双方之神与双方之人的关系,赋予联盟以“法”的约束,通过“法”的形式确定两者之间的等级关系。中央王朝与边疆地方政权之间通过盟誓确立的法权关系是理解中国古代多民族国家政治形构的重要路径。

  •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