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进行血运重建后, 左心室射血功能的获益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行CABG、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30%~40%之间的226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资料, 随访至术后6个月, 观察LVEF恢复情况, LVEF增加≥10%为恢复良好组, LVEF增加<10%为恢复不良组, 分析可能造成差异的临床、实验室、超声心动图等相关因素。结果 226例患者中, 121例(53.5%)术后左心室功能恢复良好。单因素分析显示, 缺血性心肌病(30%≤LVEF≤40%)患者术后LVEF恢复情况与既往心肌梗死、术前心绞痛发作、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 术前无心绞痛发作、LVEDD增大是缺血性心肌病(30%≤LVEF≤40%)患者术后LVEF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3.898、1.214, P<0.05), 其中LVEDD≥60 mm与其恢复不良存在相关性(χ2=8.631, OR=2.214, 95%CI为1.252~3.981, P=0.005)。LVEDD≥60 mm预测缺血性心肌病(30%≤LVEF≤40%)患者术后LVEF恢复不良的灵敏度为74.6%, 特异度为47.5%。结论 LVEDD增大、手术近期无心绞痛发作是缺血性心肌病(30%≤LVEF≤40%)患者CABG术后LVEF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LVEDD≥60 mm可作为术前射血功能获益较小的预测指标。
-
单位青岛市市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