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小金胶囊相关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因素,为规避临床用药风险提供参考。方法:调取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9–2018年小金胶囊所致ADR报告,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其临床应用、ADR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等。结果:456例ADR报告中,女性(92%)ADR发生率远高于男性;ADR多发于40~59岁年龄段(61.8%);有60例(13.2%)患者存在药物或食物过敏史;主要原患疾病为乳腺增生(47.1%),其次为甲状腺结节(17.8%);有73例(16.0%)报告存在超说明书用药问题;多数ADR发生在用药的0~3 d内(82%);ADR主要累及系统/器官为皮肤及附件损害(89.5%),其次为全身性损害(7.5%)。结论:医疗机构需对小金胶囊所致ADR加强监测,并提高不良反应的识别能力。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