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评估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在支气管哮喘降级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所有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江苏省苏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哮喘专病门诊就诊的初始诊断或既往未规范使用控制药物且FeNO>25 ppb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以10岁为一个年龄段进行分层,然后在每一层内进行1∶1简单随机分组分为FeNO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0例。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哮喘生活问卷(mini AQLQ评分)、肺功能、FeNO值、血嗜酸粒细胞(EOS)计数、血总IgE、控制水平分级以及1年内累计激素使用量和累计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使用时间,并对合并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FeNO组和常规组患者治疗后ACT评分、mini AQLQ评分和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较治疗前明显提高(t值分别为10.755、10.189、8.632,13.311、8.102、12.456,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eNO值、血EOS计数和血总IgE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8.005、3.313、3.924,8.967、3.885、3.270,均P<0.05),良好控制率较前明显提高(Z值分别为-5.035和-4.976,均P<0.05)。与常规组相比,FeNO组患者治疗后的FeNO值更低、mini AQLQ评分中的症状评分和情感评分更高、平均每年每例患者哮喘发作次数更少(t值分别为2.912、4.214、4.589,U=2.154,均P<0.05),而两组累计全身及吸入激素使用量和累计LTRA使用月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564.000,t值分别为,1.921、0.165,均P>0.05)。在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亚组分析中,与FeNO组相比,常规组哮喘患者的发作次数更多,累计全身激素用量更大(均P<0.05)。结论 基于FeNO水平和症状控制调整支气管哮喘降级治疗策略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尤其在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患者中作用更为明显。

  • 单位
    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