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心理学起点的“被试”与作为西方哲学枢轴的“主体”之间的思想史关联及其心理学史效果,仍是亟待深入开掘的关键问题。主体天然不是心理学的对象,但心理学的对象天然是主体。在古希腊世界图景中,“基质”乃每一事物以之而“是”并继续“是”下去的“主体”。它是一种并不涉及意识的非意识“主体”。笛卡尔以来的主体形而上学则通过将对象表象为观念中的事物,代之以作为每一事物由之而“是”的意识主体。这种向心灵内部后退的心理学化过程,确立了端坐在必然王国王座上的意识主体的无上地位。心理学化的主体具有双重模态:它守护着知识,同时其本身又是知识的对象。笛卡尔式自负的理性主体当被置于心理学技术的凝视与操纵之下时,就降格为接受审视的沉默对象,亦即被试。自然向主体生成,被试向技术生成,各种实验装置支配和规范着心理学王国被试—臣民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