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情况及影响其活动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骨科行单节段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性回顾法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影像学资料,观察比较拟置换节段不同椎间隙高度、不同活动度、脊柱功能单位与上位椎体不同高度比值及脊柱功能单位不同后凸角度间其置换节段术后的活动度,且分析其活动度与上述变量间的关系。结果(1)所有患者术后活动度较术前均有明显增大,且术后椎间隙高度比值>0.80的患者活动度增大程度大于比值≤0.80的患者,术前置换节段活动度>6°患者术后活动度增大程度大于≤6°患者,FSU与上位椎体高度比值(术前/术后)<0.05患者其活动度增大程度明显大于≥0.05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置换节段FSU不同角度(术后/术前)患者间期术后活动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椎间隙高度比值(>0.80)、术前置换节段活动度(>6°)及FSU与上位椎体高度比值(术前/术后<0.05)为增大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可明显改善置换节段活动度,且椎间隙高度比值、术前置换节段活动度及FSU与上位椎体高度比值为影响其术后活动度的相关因素。
- 单位